随着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省赛的临近,机械工程创新实验室的师生团队正以高度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紧张的备战工作。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全力推进命题文档撰写与智能小车调试,力争在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本次大赛不仅考验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注重技术方案的完整性与创新性。为此,实验室指导教师对参赛学生的命题文档撰写进行了细致指导,紧密结合撰写要求与得分要点,从决赛物料设计、现场决赛场景规划、竞赛过程说明及初赛决赛方案对比分析,逐一优化完善。实验室负责人张晓莹表示:“文档是参赛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体现技术深度,又要逻辑清晰、结构严谨。”团队成员通过多次研讨和修改,确保方案文档既符合竞赛要求,又充分展现团队的创新思维。
在工训中心的模拟赛场,参赛学生正围绕自主设计的智能搬运小车展开密集调试。面对视觉识别准确性、车辆运行精准度及机械结构稳定性等技术难题,团队采取“分模块优化+整体联调”的策略:硬件组对传感器布局和驱动系统进行反复测试,软件组则不断优化视觉识别算法与路径规划效率。团队每天都要进行数十次跑场测试,通过数据对比不断调整参数,力求将小车的性能提升到最佳状态。目前,经过大量改进升级和算法优化,智能小车已可稳定精准运行,且在物料的拿取和存放精度、任务执行效率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机械工程创新实验室始终秉持“以赛促教、赛创融合”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人才。近年来,实验室在国家级工程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此次备赛过程中,高年级学生主动分享经验,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氛围,充分展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
目前,实验室全体成员正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完善参赛作品。指导教师表示,此次备赛不仅是对学生技术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工程思维、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全面锤炼。期待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在省赛中再创佳绩,为学校争光!
文字:张晓莹
审稿:司苇